• 1.99 MB
  • 2023-05-15 09:04:02 发布

202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2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(新高考 共105页)

  1. 1、本课件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,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。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,可选择认领,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。
  2. 2、本课件由用户上传,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,可能有诸多瑕疵,付费之前,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。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,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。
生物
第十单元
 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
第32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(含生态工程)

 【内容要求】
2.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
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
影响,依据生态学原理保
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
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
2.4.1探讨人口增长会对
环境造成压力
【素养解读】
1.生命观念:能解释保护环境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
关系,运用生命观念和生态学原理对相关行为和事
件作出科学评价。
2.科学思维:能运用相关概念、原理和规律,对生态
学实践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;能分析探讨人类活
动对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;在面对有争议的社会议
题时,能运用生态学重要概念或原理,通过逻辑推
理阐明个人的立场,做出决策。

 【内容要求】
2.4.2关注全球气候变化、水资源短缺、臭
氧层破坏、酸雨、荒漠化和环境污染等全
球性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,
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

2.4.3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
定性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,并
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
【素养解读】
 3.科学探究:能举例说明人类的
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,以
及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
的维持、人类的生存发展的重要
意义。能运用生态学原理,采用
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,尝试设
计能够使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
的方案。

 【内容要求】
2.4.4举例说明根据生态学原理、采用
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,达到资源多
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,使特定区域
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
2.4.5形成“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”的
意识
【素养解读】
4.社会责任:关注环境议题,关注生态
学研究的进展,关注生态学工程在实
践中的应用及其效果;能关注当地生
态系统是否已经出现严重的生物多样
性下降的趋势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等生
态学议题。

考点一 
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
基础·自主诊断
素养·全面提升

1.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
(1)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
①现状:人口出生率和       明显下降。 
②前景:
a.特点:由于      ,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。 
b.目标:实现人口与             的协调发展。 
自然增长率
经济、社会、环境和资源ဌ�
人口基数大

(2)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
图10-32-1
人均耕地 粮食需求 自然资源 环境污染
人口增长 资源和环境
自然保
护区

 2.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
(1)列举环境问题
图10-32-2
水资源 臭氧层 荒漠化
全球气候 生物多样性

(2)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(连线)
   问题           主要原因
A.全球气候变暖      a.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
B.水资源短缺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b.SO2、NO等气体的排放
C.臭氧层破坏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c.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
D.酸雨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d.石油泄漏、倾倒污染物等
E.土地荒漠化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e.生物生存的环境被破坏
F.海洋污染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f.人口多,污染严重
G.生物多样性锐减           g.植被的破坏
A-c 
B-f 
C-a 
D-b 
E-g 
F-d 
G-e

正误辨析
(1)沿海开放地区人口数量变动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。 (  )
(2)缓解中国人口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,提高综合国力。 (  )
×
[解析]沿海开放地区人口数量变动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、迁入率和
迁出率。
×
[解析]缓解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是要控制人口增长。

(3)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的破坏。 (  )
(4)臭氧层破坏会给人类和动物带来危害,但不危及植物。 (  )
(5)水体富营养化、藻类植物大量繁殖,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
积累和浓缩。 (  )
×
[解析]水体富营养化、藻类植物大量繁殖,主要原因是水体中N、P含量过多。

[解析]臭氧层破坏,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受到抑制。
×

教材拓展
1.[必修3 P118“资料分析”拓展] (1)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,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