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.87 MB
- 2023-05-15 07:56:02 发布
- 1、本课件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,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。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,可选择认领,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。
- 2、本课件由用户上传,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,可能有诸多瑕疵,付费之前,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。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,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。
生物
第五单元
遗传的基本规律
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
【内容要求】
3.2有性生殖中基因的
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
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
种可能
3.2.3阐明有性生殖中
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
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
和表现型有多种可能,
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
遗传性状
【素养解读】
1.生命观念: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,能以生命观念为指导分析
遗传的相关概念和规律。基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和
原理,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。
2.科学思维:基于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,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
,从亲代的性状表现预测子代的遗传类型和频率等。
3.科学探究:在特定的情景下,能提出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遗
传的相关生物学问题,能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或在给定的方
案中选取恰当的方案进行探究。
4.社会责任:关注遗传学的研究进展,关注其研究成果在生产
实践中的应用。
第1课时
自由组合定律基础
考点一
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及自
由组合定律
基础·自主诊断
素养·全面提升
1.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——发现问题
(1)杂交实验过程
(2)实验结果分析
①F1全为黄色圆粒,表明粒色中黄色
是显性,粒形中圆粒是显性。
②F2中出现了不同性状之间的
。
③F2中4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 。
黄色圆粒
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
重新组合
9∶3∶3∶1
2.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——提出假说
(1)理论解释
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 控制。
②F1产生配子时, 彼此分离, 自由组合。
③F1(YyRr)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: 。
④受精时,雌、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,配子结合方式为 种。
两对遗传因子
每对遗传因子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
YR∶Yr∶yR∶yr=1∶1∶1∶1
随机 16
(2)遗传图解
yr
YyRr
Y_rr
绿圆
3.设计测交方案及验证——演绎和推理
(1)方法: 实验。
(2)遗传图解
测交
yyrr
1 ∶ 1 ∶ 1 ∶ 1
4.自由组合定律——得出结论
(1)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 是互不干扰的。
(2)在形成配子时,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 ,决定不同性
状的遗传因子 。
分离和组合
彼此分离
自由组合
5.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
豌豆
统计学
假说—演绎
正误辨析
(1)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,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∶1或1∶2∶1,则该遗传遵循基
因的自由组合定律。 ( )
(2)F1(基因型为YyRr)产生基因组成为YR的雌配子和基因组成为YR的雄配子数
量之比为1∶1。 ( )
√
×
[解析] F1产生的雄配子多于雌配子,因此YR雌配子数量少于YR雄配子数量。
(3)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。 ( )
(4)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,非等位基因自由组
合。 ( )
(5)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,重组类型个体在F2中一定占3/8。 (
)
×
[解析]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。
×
[解析]发生自由组合的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,而不是所有的非
等位基因。
×
[解析]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,其基因组成有两种可能:如AABB 与aabb 或
AAbb 与 aaBB,前者重组类型个体在F2中占3/8;后者重组类型个体在F2中占5/8。
教材拓展
1.孟德尔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正交和反交进行实验?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一致说明什
么?从数学角度看,9∶3∶3∶1与3∶1能否建立联系?F2中重组类型及其所占比例是多少
?如果将亲本的杂交实验改为P:纯合黄色皱粒×纯合绿色圆粒,则F1、F2的性状表现
及比例与上述实验相同吗?
正交和反交实验是为了证明性状的遗传是否和母本有关(排除细胞质遗传)。正、
反交实验结果一致说明后代的性状与哪个亲本作母本无关。(黄色∶绿色)×(圆粒
∶皱粒)=(3∶1)×(3∶1)=黄圆∶黄皱∶绿圆∶绿皱=9∶3∶3∶1。F2中重组类型(黄色皱
粒和绿色圆粒)占6/16。F1和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与课本中实验相同,但F2中重组类型
是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,共占F2个体的10/16。
2.配子的随机结合就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吗?请联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
时期、原因进行分析。
不是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,...
第五单元
遗传的基本规律
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
【内容要求】
3.2有性生殖中基因的
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
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
种可能
3.2.3阐明有性生殖中
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
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
和表现型有多种可能,
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
遗传性状
【素养解读】
1.生命观念: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,能以生命观念为指导分析
遗传的相关概念和规律。基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和
原理,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。
2.科学思维:基于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,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
,从亲代的性状表现预测子代的遗传类型和频率等。
3.科学探究:在特定的情景下,能提出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遗
传的相关生物学问题,能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或在给定的方
案中选取恰当的方案进行探究。
4.社会责任:关注遗传学的研究进展,关注其研究成果在生产
实践中的应用。
第1课时
自由组合定律基础
考点一
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及自
由组合定律
基础·自主诊断
素养·全面提升
1.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——发现问题
(1)杂交实验过程
(2)实验结果分析
①F1全为黄色圆粒,表明粒色中黄色
是显性,粒形中圆粒是显性。
②F2中出现了不同性状之间的
。
③F2中4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 。
黄色圆粒
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
重新组合
9∶3∶3∶1
2.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——提出假说
(1)理论解释
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 控制。
②F1产生配子时, 彼此分离, 自由组合。
③F1(YyRr)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: 。
④受精时,雌、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,配子结合方式为 种。
两对遗传因子
每对遗传因子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
YR∶Yr∶yR∶yr=1∶1∶1∶1
随机 16
(2)遗传图解
yr
YyRr
Y_rr
绿圆
3.设计测交方案及验证——演绎和推理
(1)方法: 实验。
(2)遗传图解
测交
yyrr
1 ∶ 1 ∶ 1 ∶ 1
4.自由组合定律——得出结论
(1)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 是互不干扰的。
(2)在形成配子时,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 ,决定不同性
状的遗传因子 。
分离和组合
彼此分离
自由组合
5.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
豌豆
统计学
假说—演绎
正误辨析
(1)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,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∶1或1∶2∶1,则该遗传遵循基
因的自由组合定律。 ( )
(2)F1(基因型为YyRr)产生基因组成为YR的雌配子和基因组成为YR的雄配子数
量之比为1∶1。 ( )
√
×
[解析] F1产生的雄配子多于雌配子,因此YR雌配子数量少于YR雄配子数量。
(3)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。 ( )
(4)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,非等位基因自由组
合。 ( )
(5)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,重组类型个体在F2中一定占3/8。 (
)
×
[解析]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。
×
[解析]发生自由组合的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,而不是所有的非
等位基因。
×
[解析]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,其基因组成有两种可能:如AABB 与aabb 或
AAbb 与 aaBB,前者重组类型个体在F2中占3/8;后者重组类型个体在F2中占5/8。
教材拓展
1.孟德尔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正交和反交进行实验?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一致说明什
么?从数学角度看,9∶3∶3∶1与3∶1能否建立联系?F2中重组类型及其所占比例是多少
?如果将亲本的杂交实验改为P:纯合黄色皱粒×纯合绿色圆粒,则F1、F2的性状表现
及比例与上述实验相同吗?
正交和反交实验是为了证明性状的遗传是否和母本有关(排除细胞质遗传)。正、
反交实验结果一致说明后代的性状与哪个亲本作母本无关。(黄色∶绿色)×(圆粒
∶皱粒)=(3∶1)×(3∶1)=黄圆∶黄皱∶绿圆∶绿皱=9∶3∶3∶1。F2中重组类型(黄色皱
粒和绿色圆粒)占6/16。F1和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与课本中实验相同,但F2中重组类型
是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,共占F2个体的10/16。
2.配子的随机结合就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吗?请联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
时期、原因进行分析。
不是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,...
您可能关注的课件
- 2019-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1功练习含解析教科版必修2
- 2019-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4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练习含解析教科版必修2
- 2019-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练习含解析教科版必修2
- 2019-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2万有引力定律练习含解析教科版必修2
- 2019-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1天体运动练习含解析教科版必修2
- 2019-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3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练习含解析教科版必修2
- 2019-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练习含解析教科版必修2
- 2019-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1圆周运动练习含解析教科版必修2
- 2019-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4斜抛运动选学练习含解析教科版必修2
- 2019-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3平抛运动第2课时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练习含解析教科版必修2